台灣文史新訊 漁夫詩歌集 詩解圖說 討論區 留言版
 
【台灣話-世界詩壇發聲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台灣四佰冬 第一部史詩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
◎目錄
◎新聞報導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手冊封面
◎現代詩-禁果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手冊封底
◎合影留念
◎感謝函
◎附 錄
【新作發表】
◎詩歌
【台灣白話史詩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序文
◎第一輯 台灣史前史考記篇
◎第二輯 公眾人物詩評集
◎第三輯 附錄
【歸隱田莊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序文
◎第一輯 台語詩作
◎第二輯 華語詩作
◎第三輯 附錄
【父親大人回憶錄】
◎父親大人回憶錄
【台灣七字仔三百首】
◎台灣七字仔三百首
【台江詩刊】
◎台江詩刊
【台灣文史營】
◎第一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二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三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四屆台灣文史營
【土城子簡介】
◎土城子簡介
【台灣白話三字經】
◎台灣白話三字經
【虎尾寮庄志】
◎虎尾寮庄志
【臉書集】
◎臉書集(2015)
◎臉書集(2016)
【第32屆世界詩人大會】
◎世界詩人大會手冊
◎世界詩人大會詩集
【世界柯蔡宗親界總會】
◎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宗親會所
◎蔡侯仲胡公陵園
◎世界柯蔡宗親雜誌
◎祭祖懇親
 
◎台灣文史營 / 第二屆台灣文史營
   「臺灣島史」的概念
 
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

文/曹永和(中央研究院院士)

 


歷史是由「人、時間、空間」三個因素互動、交織形成的。有各種人物,在歷史舞台上輪番扮演;於不同年代,歷史不斷呈現階段性的變化;空間的特性,更對一地人群與外界的接觸程度,產生關鍵性的影響。我們在做歷史研究時,應該周全的考慮這三個因素的各個層面,儘量擴大aspect,不要侷限在某個單一的觀點上。當我們能夠循序漸進,由點而線、而平面的去逐一探討,同時毫不忽略人、時、地的因素,最後一定能夠架構出total、global的史觀來。

過去的台灣史研究,比較注重政治層面。純就政治史的研究來說,側重政治變遷的考慮,自然是應有的前提;但是,對人民歷史的整體來說,只著眼在政治上觀察歷史活動,畢竟偏頗了些。如果台灣史研究,能超越政治史的限制,跳脫國家單位的範圍,而朝人民的、區域的歷史去發展,相信會有助於研究境界的提昇,顯露台灣歷史的真實相貌。

台灣的統治主權曾經多次更換,從人民的立場來看,政權的更迭幾乎與人民的意願無關;而一般人處身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中,卻又往往受限於時代,僅能被動地扮演當代的歷史角色。猶如我們若以非台灣人民的立場研治日本時代的台灣史,便會發現要給予一個時代、一群人或某些個人的行為公正合理的評價,是如何不容易的事!這兩相依違的奧妙,如果能改換對待的方式,打破向來觀念上的民族、政治印象,應該會有開解的可能。

 


台灣島的地理特性,向來亦為學界所注意,卻迄今尚未能深入的探究。以一個島嶼來說,它與海洋的關係、島面積的大小、內部的自然環境與資源等,對島的歷史發展都有影響。

海洋會隔離外界,也能連接外界,它的功能端看交通條件、世界潮流等。台灣在明中葉以前,是孤立於世界文明圈之外的;經長久的隔離,才在十六、七世紀逐漸進入歷史時代,開始與外界有所接觸。由此,我們可以問:每一個時代,台灣島是如何透過海與外界連繫?建立的是何種關係?這個連接對台灣有什麼影響?意即:在不同時代裏,整個世界的國際情勢。會使島的位置價值與意義產生不一樣的變化;其中一些要素的喪失,如交通條件,可能導致一個島的國際性格也隨之消失。所以,我們應將台灣島放置在當代的國際架構內,進而從世界潮流的走向、國際局勢的動態演變中,認識台灣所扮演的角色。

根據這個前提,我要簡單回顧一下十六世紀以來台灣的對外關係。明朝所謂的海禁政策,是透過朝貢貿易體系因應國際貿易體系。明中葉以後,各國工商業的發達使物品交流的需求更加提高,面對中國朝貢制度的限制,雙方的經濟交流不能達到平衡,市場的供需在正規管道下不能獲得滿足,包括中國和西方的生意人,就會以走私、海盜、武力的方式來尋求解決。走私的根據地(會合地),要轉移到靠近中國、又非中國屬地的地方,台灣遂在這種情勢下為荷蘭所據。換言之,以明朝為中心的國際秩序體系,不能滿足國際經濟的交流的需求,所以中葉以後,朝貢貿易遂慢慢轉變成走私貿易,台灣亦由此而突顯出其特殊的地位。

荷蘭時代,台灣在重商主義的潮流下,因為具有國際商業基地的價值,而成為一個重要的轉口站;同時,台灣也擁有農業聚落。明鄭之後,國際商業基地的價值消失,卻成為中國大陸沿海輸出人口的集中區;清代移民日盛,台灣完全變威一個農業開發區,甚至成為華南地區的穀倉。所生產的民生必需品,如米、糖等,遂成為交易的主體。清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到了極限,生產瓶頸要到日本時代才得以突破。此種從孤島→國際商業基地→農業開發區→日本時代的再突破→戰後轉型的過程,正顯示台灣島在不同時代的階段特色。儘管清代台灣的農業,在技術、人力、地力的成長上,有一定的限度;但兩百年的累積,終於在日本時代更上層樓。然而到日本時化末期,農業發展又到極限,於是企求工業化的躍昇。

我所強調的只是:在台灣這個島嶼上,在不同的時間段落內,因為國際情勢的變化、生產方式的相異、活動人群的複雜、經濟交流項目的替換,而呈現各時期不同的社會特徵。如果我們像過去一樣,大注重政治的變遷、漢人的觀點,而不知該考慮到:台灣是一個獨立的歷史舞台,從史前時代起,便有許多不同種族、語言、文化的人群在其中活動,他們所創造的歷史,都是這個島的歷史;那麼,台灣歷史的研究便難以超越政治化的限制。若是我們能換個觀點,以台灣島上

「人民的歷史」作觀點去探究,或許能夠另闢蹊徑。

歷史解釋是跟著時代潮流走的。過去的歷史解釋。往往偏重於統治者的觀點,比較忽略人民的立場;現在的世界潮流是注重人權,站在人民的立場研究歷史、解釋歷史,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關心主體。

「台灣島史」的觀念,我相信有助於台灣史研究跳脫出學界目前泛政治化的解釋模式。在台灣島的基本空間單位上,以島上人群作為研究主體,縱觀長時間以來台灣透過海洋與外界建立的各種關係。及台灣在不同時間段落的世界潮流、國際情勢內的位置與角色,才能一窺台灣歷史的真面目。

以前的台灣,因為海島地理的緣故,使其在荷蘭、明鄭時代具有某種程度的海洋性格,但未能形成一個文化單位。清領之後,農業開發是當時台灣社會的主要生活方式,文化本質是與大陸文化一體相似的。此種立足在海島之上的大陸文化,隨時間的流逝、政治局勢的演變而逐漸顯出發展的滯礙,島上人民體認到:轉型為海洋文化。此其時也。然而所謂海洋文化包含的層面極廣,例如農業生產不占主要經濟地位,而以海洋網路來滋養整個地區是最基本的成立條件。台灣過去只有海島經濟,海洋文化的期許卻是將來的事。「台灣島史」的想法,或許有助於海洋文化基礎工作的建構。

 

編按:本文係曹永和先生訪問稿,田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

研究室詹素娟、李李樺紀錄。原刊《台灣史田野研究

通訊》第比期(民國有年6月)

 
   
 
最佳瀏覽畫面1024 x 768 鹿耳門漁夫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©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網站設計:神網網路      聯絡我們:chi@luerhmenfishe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