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文史新訊 漁夫詩歌集 詩解圖說 討論區 留言版
 
【台灣話-世界詩壇發聲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台灣四佰冬 第一部史詩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
◎目錄
◎新聞報導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手冊封面
◎現代詩-禁果
◎第27屆世界詩人大會手冊封底
◎合影留念
◎感謝函
◎附 錄
【新作發表】
◎詩歌
【台灣白話史詩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序文
◎第一輯 台灣史前史考記篇
◎第二輯 公眾人物詩評集
◎第三輯 附錄
【歸隱田莊】
◎封面.封底
◎序文
◎第一輯 台語詩作
◎第二輯 華語詩作
◎第三輯 附錄
【父親大人回憶錄】
◎父親大人回憶錄
【台灣七字仔三百首】
◎台灣七字仔三百首
【台江詩刊】
◎台江詩刊
【台灣文史營】
◎第一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二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三屆台灣文史營
◎第四屆台灣文史營
【土城子簡介】
◎土城子簡介
【台灣白話三字經】
◎台灣白話三字經
【虎尾寮庄志】
◎虎尾寮庄志
【臉書集】
◎臉書集(2015)
◎臉書集(2016)
【第32屆世界詩人大會】
◎世界詩人大會手冊
◎世界詩人大會詩集
【世界柯蔡宗親界總會】
◎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宗親會所
◎蔡侯仲胡公陵園
◎世界柯蔡宗親雜誌
◎祭祖懇親
 
◎父親大人回憶錄 / 第二章 台南土城子蔡姓源流考
   遠肯落籍土城仔
  三、自香再回布袋港 遠肯落籍土城仔
土城一地,在台江內海未陸化前,是鹿耳門峽的唯一陸地,在西元一六二九年,Jan Garbrqntsz Block(簡譯勃洛克)所測繪大員圖,一般簡稱「一六二九大員圖」,在該圖所繪北線尾島其中西北端的那一個G字,殆係表示鹿耳門村。這個鹿耳門村就是現在的土城子,為什麼叫土城呢?因為在十七世紀中葉,荷蘭人為監視由鹿耳門港道出入的船舶,而築造一個城堡,由於建城堡的材料都以泥沙、泥塊為主,因此土城二字即得。三佰多年前,土城子是一個孤島,隔著台江內海,和赤崁村的普魯民遮(PROV lNTIE今日的赤崁樓)遙遙相望,到了西元一八二三年(道光三年),一場大風雨過後,整片台江內海變成陸地,和台南市區縣連接起來,這大片的土地即為今日的安南區。以下節錄清廷大學士曹振鏞先生向皇帝的奏摺云:「臣等伏查,府城為全台根本重地,西門外地方與鹿耳門、安平鎮,互相犄角,實郡城之咽喉,亦米糧財貨積聚之所,從前因濱臨內海,有險可侍,故未包羅入城,道光三年以後,內海之濱,沙日瘀墊,北自加(嘉)義之曾文,南至郡城小北門外四十餘里,東自洲仔尾海岸,西至鹿耳門內十五、六里,俱已漲陸埔。」又據清台灣道姚瑩「東槎紀略」之籌建「鹿耳門砲臺」云:「道光三年七月,台灣大風雨,鹿耳門內,海沙驟漲,變為陸地;四年三月,總兵觀喜、署道方傳隧、署府鄧傳安上議「建砲臺於鹿耳門」,其略曰:「今則海道變遷,鹿耳門內形勢大異,上(三)年七月風雨,海沙驟漲,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,廠中戰艦不能出入,乃十月以後,北自嘉義之曾文,南南至郡城小北門外四十餘里,東自洲仔尾海岸,西至鹿耳門內十五、六里,瀰漫浩瀚之區,忽已水涸沙高,變為陸埔,漸有民人搭蓋草寮,居然魚市,自埔上西望鹿耳門,不過咫尺。北線內深水二、三里,即係溪水,至埔約五、六里,現際春水潮大,水栽尺許,秋冬之後,可以撩衣而涉.,自安平東望,埔上魚市,如隔一溝。昔時郡內三郊商貨,皆用小船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,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始能出入;目前如此,更數十年,繼長增高,恐鹿耳門即可登陸,無事更過安平。(亦貝治台必告錄、福建通志與上述同)。
由距今近二佰年前的文獻可以知道,我們第一代落籍土城的蔡遠肯老祖宗,來到土城子時,正是整個台灣內海陸化的第四年,當然是一片海埔新生地,蘆竹仔、竿蓁(俗稱毛仔草)、田菁;等雜草叢生,為營建家宅,乃就地取材,選砍粗大的田菁,做為房屋的大柱與樑架,並以大管與竿蓁權當牆壁(用牛糞和粘土混伴,再以稻草或毛仔草沾浸一半後,即刻敷在竹壁上),此種因陋就簡的刻苦精神,可知祖先的寒酸蕭條之情。本來鹽滷磽脊瘠野草雜蔓之地,經過先人辛苦墾耕,遂使荒地變成良田,我蔡氏列祖列宗的胼手胝足,歷經蓽路藍縷、流血流汗,這種可歌可泣的拓荒興家立業史跡,應為後代子孫效法,做我蔡家子孫創業的精神支柱。
   
 
最佳瀏覽畫面1024 x 768 鹿耳門漁夫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©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網站設計:神網網路      聯絡我們:chi@luerhmenfisher.com